10大优享服务
62项会员特权

上海古城园林景观建设方案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发布时间:2021-12-01 02:57:22     阅读次数:16557次     评论数:0次
    古城公园位于人民路新开河地区,与豫园、城隍庙相邻,为老城厢的一部分,也是旧上海城的边缘。古城公园是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第一块大型绿地,其意义在于改善老城厢地区缺乏绿地的状况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市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又是未来与过去的过渡,即从喧闹的都市过渡到豫园、城隍庙、沉香阁等古城区。建成后的古城园林景观将成为大树参天,绿树成荫,历史文化根基深厚,古城韵味,老上海精华荟萃的现代城市公园。
上海古城园林景观建设方案
    为此,将古迹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将园林景观、绿化与文化及历史交织是古城公园的设计灵魂,使公园内的大片绿地树林融入老城厢的历史,既有文化,又有历史,绿脉与文脉交织,进而提高了绿地的品位,丰富了绿地的内涵。
    一、概述
    上海古城公园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拆迁范围具体划分为A、B两块,A块位于人民路、福佑路与安仁街之间,面积约为3.8公顷;B块位于人民路南侧,河南南路东西两侧,面积约为3.4公顷。即为原老城厢遗址,其邻近为众多文化景区如:城隍庙、豫园等。
    二、规划设计原则与主题构思
    (一)规划设计原则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应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的自然的清新、自由和愉悦。 
    2、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古城公园是首先作为一个开放场所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更舒适地进行多样性活动,因此,城市公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人的活动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公共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要。、
    3、与城市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发展趋势相协调的原则
    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调节器”,是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明确本身的区位和性质,恰如其份的表达和实现其功能。
   4、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在公园环境中应引导公众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参与中,做到“人尽其兴”“物尽其用”,发挥主客体直接交换的互动作用。
    5、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城市空间环境作为人类文化在物质空间结构上的投影,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又必须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反映历史长河中"今天”的特征,有创新有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和文脉的继承。
  (二)主题构思
    运用凝重又浪漫的手笔刻画“上海滩”特有的韵味和积淀。
    从曲院半开过渡到开放的后现代主义景观的空间形式,使公园成为老上海古城文化的载体。通过从豫园到上海外滩至浦东经贸大楼这一深刻的变迁来编排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表现都市与自然、现代与传统的转换与过渡。通过“木文化”与“石文化”撞击点的恢弘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的结合。
    江南自然山水园林在都市城隍庙氛围中的完美契入!
    三、景区结构及景观分区
    设计将上海古城花园两大块分为十二大景区共计十八处主要景点。A块分七大景区,分别为:悦园南入口区、中心意境区、丹凤朝阳区、古城怀旧区、阳光草坪区、黄浦名人区及悦园北入口区。B块有桃园景区、老北门景区、福佑园景区、浦江掠影区和新北门景区。B块以中国自然式造园手法结合表现古城文化的小品体现老上海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历史变迁,A块则围绕豫园至外滩这一景观轴线发展延伸,表现上海城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完美结合渗透。
    A块:
    1、悦园南入口区:A块西南角是与豫园的交汇处,因而该块成为从纯正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现代山水园林过渡的重要环节。在这一传统与现代都市生活、历史与未来的轴线的端点上我们起好了头。入口左右两侧为相对称的双亭构筑物,体量上较大以形成一种气势,亭子造型以模仿豫园内古建为原型,正立面以联排窗形式,其功能以零售或咨询为目的。左侧双亭以一半镂空式的连廊与一碑亭相连,碑上刻“上海古城公园”。建筑上的挂落、窗格的花式均参考豫园内的形式,以形成一种统一。双亭中间为一青石制的牌楼。从牌楼中间想园内看便是一幅——“两水夹明镜,双桥剪彩虹”的美妙画卷。过了双桥便是一古舫型的平台,平台中间镂空一块,以让水通过,晴空月夜下,方形的水池里仿佛有一洁白无暇的玉盘在熠熠生辉。石舫的一端挑出水面,做一临水平台,增加与水的亲和力。
    2、中心意境区:
    3、丹凤朝阳景区:以丹凤楼为景观制高点,形成一景——丹凤远眺。与浦东的经贸大楼相互应
    4、古城怀旧景区
    5、阳光草坪景区
    6、黄浦名人景区
    7、悦园北入口区
    B块:
    1、浦江掠影区:水池和边上的绿地在靠近人行道侧被勾勒成城墙型的锯齿状,齿间地刻一些有关颂扬上海的名句佳篇。宽阔的水面在这里演变为涓涓细流,如同上海渊源留长的发展史,池边的假山瀑布犹如上海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向人们述说她的荣,她的辱。溪流边设一文化广场,广场内绿地与铺装相互交织,由卵石和花岗岩拼砌成的铺装设计成旋涡状,寓意上海正在以无穷的生命力向全世界发展她的政治、她的经济、她的文化……围绕场半周的渐渐隐没的文化墙记述了这位“老人”的前半生。由于考虑地下停车库的实地情况,一条流水状的卵石铺装既成了流水的继续,又可以作为老人门锻炼身体的健康布道。
    2、福佑园景区:该区临近福佑门小商品市场故而以历史遗产钱业公社为原型,拟建一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群,通过地形的升降、空间的围合与封闭来造就一处典型的江南格局的景观。被构筑成水榭形式的咸宜堂挑空搭建于水面上,自然的块石驳岸边种植一些野趣叠生的鸢尾、蒲尾、迎春等、婀娜多姿的杨柳为这一景观增添了无限魅力、平静的池水、如鸥的浮石、随意搁置的小木船、熠熠的花草、阵阵的荷香,池边置一造型古朴的原木花架,形成的半通透空间使人沉醉,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历史沧桑变迁又可以忘却尘世的喧嚣与嘈杂,换来心灵空间的纯洁。
    3、桃园景区:在河南南路以西块设一小型营业性茶楼(或酒楼),采用明清时期古典民居式的建筑形式,通过一系列的阁、廊、亭等构成一组典雅别致的建筑小品,沿建筑四周广植桃、杏、梅等,按意取名桃园醉歌。河南南路与福佑路交叉口处设一入口小铺装,青石板嵌草铺装上置一海棠型花坛,一株气宇不凡的五针松仿佛一位童颜鹤发、满目慈祥的老者在邀请大家入园小憩片刻。茶楼西入口前为一小型盆景园,放置各种造型的松、榆桩景,周围绿地内则植以各种露地兰花。清朗的月光下、在清幽的兰香中,在茶楼饮酒品茗之客不觉置身于世外桃源。在该块于人民路与旧仓街的叉口处
    以一组青砖黛瓦清水砌筑的文化墙作为对景,墙上阳刻记述“老上海文化”的文字,起到一种点睛之用。沿文化墙拾阶而上,可见一白沙铺就的旱水,边上自由放置若干大鹅卵石,上刻“浦江石影”,其后以成林种植的浓厚的黑松林为背景。
    4、老北门景区:河南路两侧绿地以一环抱式城楼加以连接。按仿原有遗留城墙的形式做一城楼,中间为4米高6米宽的双车道,边上开两道小门其位置置于人行道上,为人行门。城楼立面上在中间主城门上篆刻“上海县”老北门的匾额,城楼两侧各置一角楼,角楼上挂若干铜制风铃,微风吹过,悦耳的铃声将人带入一片暇思的境界。
    5、新北门景区:B块靠近丽水路侧为新北门景区。与现有的立于丽水路上的大门楼相互应在此块靠近人民路端建一段体量适宜的古城墙,城楼底层考虑其实用价值,将其设计为商业性空间,对外营业。城墙上无序的镂空,打破古城墙的呆板,形成既具有文化内涵又不失生活趣味的建筑体。丽水路上的出入口广场以各色卵石海棠状铺砌,广场上设一琴键状花架,寓意上海人民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弹奏出美妙动人的篇章。地下车库出入口用四季竹、红花继木球、紫荆等加以遮掩屏蔽。考虑其地理位置和景观游览线的布置在该处设一公共厕所。
    四、植物造景与园路铺装
    本次绿化设计以点、线、面展开,在各入口、区内设置若干个植物小景点,并通过绿色路网将各区内景观串为一体。同时在苑内较大绿地上成片栽植一至二种植物,形成数量上的优势,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植物栽植上考虑高低错落之变化,落叶与常绿的搭配,季相与色彩的变化,疏与密的对比。同时考虑生态效应、多维空间的绿化,包括垂直绿化、门柱的绿化,使整个园区沉浸在绿色之中。种植设计选择造型优美、无毒的植物作为四季花园的绿化素材。根据各苑区的景观特色重点栽植季节性植物,同时又保证各季节的景观需求如:春有竹子、海棠、白玉兰,夏有马褂木、紫薇、栾树,秋有桂花、红枫、三角枫、芙蓉、金钱松、银杏,冬有梅花、腊梅、山茶、罗汉松等能代表个季节特色的绿化植物。经合理配置后,各绿化元素能在最大限度上创造动人的自然之美。
    主干道面层采用美国自然美彩色仿石混凝土预制块,各园区内干道以不同的色彩、形状进行区分。铺装用材总的原则要求贴近自然,在各种品质 精准的布局中选用多种材料混用,以营造不同的视觉与肌理效果。园路尽可能采用自然材质,如青石板、毛面花岗岩、卵石、毛石等。绿地内小径多用石板嵌草步道,使之更好的贴近自然,融于自然。
    五、景观绿化设计
    A块绿地是古城公园的园林景观绿化重点,总体方案通过设有一条无形的时间隧道,在豫园、城隍庙与新开河之间留出一条视线通道,把古城与浦东新区连通并与之对话,以形成一个“宽阔的视觉走廊,使之敞怀面对浦江。往前看,是浦东,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一批现代的国际化商业楼群。向后看,是上海历史的瑰宝——豫园和城隍庙,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承上启下,使之成为古今对话、牵手浦江两岸的格局,成为具有古代历史韵味的现代化公共开放空间。”绿化设计以毛竹、哺鸡竹、茶秆竹等竹类植物和香樟密林作为弧形坡道长廊乃至整个绿地的绿化背景,在绿地中心的大草坪中孤植一些大规格的银杏、罗汉松、红枫、紫薇等老树作为镇园之宝,并在象征着护城河的溪流边种植枫杨、对节白蜡等老树桩,将杜鹃、山茶等花灌木植于林下,使园内绿化呈现古朴清新、古韵悠扬、绿意盎然的古城风韵。
    古城公园的树种选用能反映中国园林特色的传统植物和上海的乡土树种,如桂花、垂柳、香樟、银杏、枫杨、竹、榉树、玉兰、枫树、石榴、海棠、花梅、杜鹃、牡丹、南天竹、葱兰、鸢尾、萱草等,种植形式自然、传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需修剪的造型类植物。其中,背景林以竹类、香樟、桂花为主体,特大规格的桂花、银杏、榉树、罗汉松等作庭荫树,孤植或丛植在草坪上;海棠、石榴、枫树等成片栽植在林缘或庭荫树下,形成花林、色叶林;垂柳、落羽杉、枫杨等临水栽植,花梅、罗汉松、杜鹃等栽植在竹林边,形成“岁寒三友”景观等。
    在古城公园7.19公顷绿地中,A块绿地设有丹凤阁(现代、观光功能建筑)、钱业会馆(异地保护建筑)和3处集散广场、大树地坪等,供市民活动、休息。B块绿地设有七彩广场、林荫花境和树荫广场,后者与鄂尔多斯广场(步行街)相衔接,使绿地与商业街连成一体,为古城公园增添观光、休闲功能。在绿地土坡下设置半地下式绿化管理建筑和公厕,使古城公园绿地具有更为完善的使用功能。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占地面积:7.2公顷(72000平方米)
    2、建筑总面积:2450平方米
    3、建筑占地总面积:2240平方米
    4、道路广场占地面积:
    5、建筑密度:3.2%
    6、绿化覆盖率:
    7、水域面积:6610平方米
    8、仿古城墙面积:990平方米
    9、地上停车场面积:850平方米
    公园的整体园林景观设计以现代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处理手法为特征,形成与周边城市建筑和空间尺度相平衡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景观视觉通道由新开河伸向豫园,形成上海未来和昨天(陆家嘴和豫园)的对话。沿下沉式广场至丹凤台的弧形坡道逐步上升,似乎在探索历史的轨迹,述说着“城墙的故事”。沿人民路为大片草坪和蜿蜒曲折的小溪,让人联想到老城厢的护城河,形成了蕴藏着特殊历史人文内涵的城市景致。沿福佑路和安仁街为密植树林,一方面成为老城厢城市机理与现代城市空间之间的缓冲和过渡,另一方面在森林中再现“钱业公所”的古典风范,缅怀过去岁月,产生感受上的距离感。丹凤台为全园的最高点,让游客体验到站在当时丹凤楼位置上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上海历史文化的价值。
(一品威客 anyi)
本文地址:
来源:一品威客,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留言(0

↓展开留言

该攻略尚无留言记录